辨士
词语 | 辨士 |
---|---|
拼音 | biàn s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辨,通“辩”。解释二: (一)、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辨,通“ 辩 ”。 《尸子·处道》:“天下非无聋者也,辨士之贵聪耳者众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諂諛王,王喜,多赐金钱。”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六问》:“何以删《法师品》?答:辨士之虚锋,墨士之旁瀋。” 【辨】字解释: 辨biàn 分别,分析,明察:辨别。辨认。辨析。辨正。辨识。明辨是非。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笔画数:16; 部首:辛; 笔顺编号:4143113434143112 【士】字解释: 士sh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姓。 笔画数:3; 部首:士; 笔顺编号:121 |
上一个:不稽
下一个: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