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竖
词语 | 群竖 |
---|---|
拼音 | qún sh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一群小人。(二)、用作詈词。 解释二: (一)、一群小人。 《后汉书·董卓传》:“其垒壁羣竖,竞求拜职,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 (二)、用作詈词。 《后汉书·袁术传》:“豪桀自附於 绍 。 术 怒曰:‘羣竖不从吾,而从吾家奴乎!’” 解释三: 群竖,汉语词语,读音为qún shù,意思为一群小人或用作詈词。 【群】字解释: 群qún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岛。群山。群书。群芳。群居。群落(lu?)。群集。群雕。群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众人:群众。群情。群雄。群策群力。群威群胆。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群孩子。 笔画数:13; 部首:羊; 笔顺编号:5113251431112 【竖】字解释: 竖(竪) shù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横 笔画数:9; 部首:立; 笔顺编号:225441431 |
上一个:剗祓
下一个:智慧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