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僚
词语 | 鸠僚 |
---|---|
拼音 | jiū li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西南少数民族 仡佬 族的古称。解释二: (一)、西南少数民族 仡佬 族的古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世祖 纳之,以为西部属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 穿胸 、 儋耳种 、 闽越濮 、 鳩僚 。其渠帅皆曰王。” 刘琳 注:“鳩,古音近仡、革。 晋 代称‘鳩僚’, 唐 代称‘葛僚’(《新唐书·南蛮传下》)或‘犵僚’,(《元和志》卷三十),近现代称‘仡佬’其实一也。” 【鸠】字解释: 鸠(鳩) jiū 鸟,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鸠杖(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给)。 聚集:鸠合(亦作“纠合”)。鸠集(亦作“纠集”)。 笔画数:7; 部首:鸟; 笔顺编号:3535451 【僚】字解释: 僚liáo 官:官僚。 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僚属(下属的官吏)。僚友。僚佐。幕僚。 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 笔画数:14;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34432511234 |
上一个:锐势
下一个:桲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