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词语 | 苗族 |
---|---|
拼音 | miáo z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738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部分分布在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东和广西等省区。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1949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地方。解释二: (一)、后裔;子孙。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大王 刘氏 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 (二)、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 贵州 ,其馀分布于 云南 、 四川 、 湖南 、 广西 、 广东 等地。 【苗】字解释: 苗miáo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 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卡介苗。 子孙后代:苗裔。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苗绣。 姓。 笔画数:8;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121 【族】字解释: 族zú ㄗㄨˊ◎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笔顺编号:41533131134 |
上一个:乳雉
下一个:下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