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
词语 | 声律 |
---|---|
拼音 | shēng lǜ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诗、词、歌、赋的声调和格律。解释二: (一)、五声六律。指音乐。 《汉书·礼乐志》:“ 汉 兴,乐家有 制氏 ,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太乐官。”《南齐书·临川献王映传》:“ 映 善骑射,解声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周 衰, 郑 卫 之音作,《诗》之声律废也。” (二)、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书》:“佛教所以义夺情灵,言诡声律,盖谓即色非有,故檀絶於羣家耳。” 五代 王周 《自喻》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 宋 苏轼 《眉州远景楼记》:“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 天圣 以前学者犹袭 五代 文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 西汉 文词为宗师。” 王力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 中国 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 【声】字解释: ● 声(聲)shēng ㄕㄥˉ◎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 名誉:名声。 ◎ 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英文翻译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律】字解释: ● 律 lǜ◎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 约束:律己。 ◎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 姓。 |
上一个:出闺
下一个:阴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