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吏
词语 | 鼓吏 |
---|---|
拼音 | gǔ l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掌鼓的官吏。解释二: (一)、掌鼓的官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 解释三: 鼓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ɡǔ lì,指掌鼓的官吏。 【鼓】字解释: 鼓g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饱瘪泄 笔画数:13; 部首:鼓; 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吏】字解释: 吏lì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笔画数:6; 部首:口; 笔顺编号:125134 |
上一个:储铉
下一个:郊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