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
词语 | 扑朔 |
---|---|
拼音 | pū shuò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模糊不清。解释二: (一)、指雄兔脚毛蓬松。参见“ 扑朔迷离 ”。 (二)、兔的代称。 宋 苏轼 《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扑朔,衣鉢呪水降蜿蜒。” 王文诰 辑注引 王十朋 曰:“《事状》云:‘师有二白兔,常跪於杖履之间。’” 【扑】字解释: 扑(撲) pū 轻打,拍:扑粉。扑蝇。扑打。 击拂的用具:粉扑。 冲:扑灭。扑救。 相搏击:相扑。扑跌。 跌倒:扑地。 伏:扑在桌上看书。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笔画数:5;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24 【朔】字解释: 朔shu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笔画数:10; 部首:月; 笔顺编号:4315233511 |
上一个:行许
下一个: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