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袍
词语 | 方袍 |
---|---|
拼音 | fāng p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唐 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梦劳。”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赐,以耀法门。”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二)、借指僧人。唐 司空曙《题凌云寺》诗:“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以 南朝 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一人,送至府中。” 解释二: (一)、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唐 许浑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梦劳。”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赐,以耀法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 (二)、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题凌云寺》诗:“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以 南朝 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一人,送至府中。” 【方】字解释: 方fāng ◎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 ◎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 ◎ 一边或一面:~向。~面。 ◎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 ◎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 ◎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 ◎ 违背:~命。 ◎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 ◎ 才,刚刚:~才。如梦~醒。 ◎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 ◎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 ◎ 姓。 【袍】字解释: 袍páo 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笔画数:10; 部首:衤; 笔顺编号:4523435515 |
上一个:蹀踥
下一个:烟波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