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族
词语 | 寒族 |
---|---|
拼音 | hán z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寒微的家族。(二)、谦称自己的家族。 解释二: (一)、寒微的家族。 《晋书·华谭传》:“﹝ 华谭 ﹞又举寒族 周访 为孝廉。” 唐 杜荀鹤 《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三·恩倖传》:“ 六朝 人重门第,故寒族而登要路者,率以恩倖目之。” (二)、谦称自己的家族。 《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致和 道:‘恐怕寒族多话。’” 【寒】字解释: 寒hán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害怕:寒心。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热暑暖 笔画数:12;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112213444 【族】字解释: 族zú ㄗㄨˊ◎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笔顺编号:41533131134 |
上一个:全国纪録
下一个: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