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士
词语 | 三大士 |
---|---|
拼音 | sān dà shì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佛教称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为三大士。解释二: (一)、佛教称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菩萨 、 文殊菩萨 、 普贤菩萨 为三大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京师敕建寺》:“其后垒石为三山,以奉西方三大士,盖像 普陀 、 清凉 、 峨眉 ,凡佔地四顷有奇。” 【三】字解释: 三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中译英:three 【大】字解释: 大 d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dài ◎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tài ◎ 古通“太”。 ◎ 古通“泰”。 反义词:小 【士】字解释: 士sh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姓。 笔画数:3; 部首:士; 笔顺编号:121 |
上一个:馆伴
下一个:磈礨
相关词语:
大遗址三八线大明宫老大晌一二三大同市三不宜大古来三铢钱大风歌十三行大泽乡白云士大不恭分大小三极管七大八大辣椒大散关大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