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时
词语 | 遗时 |
---|---|
拼音 | yí sh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遗漏时节。《穀梁传·桓公元年》:“冬,十月,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二)、失去时机。《战国策·赵策二》:“吾闻信不弃功,知不遗时。” 解释二: (一)、遗漏时节。 《穀梁传·桓公元年》:“冬,十月,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二)、失去时机。 《战国策·赵策二》:“吾闻信不弃功,知不遗时。” 解释三: 遗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 shí,是指遗漏时节。 【遗】字解释: 遗(遺)yí ㄧˊ◎ 丢失:遗失。遗落。 ◎ 漏掉:遗忘。遗漏。 ◎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 抛弃:遗弃。 【时】字解释: ● 时(時)shí ㄕˊ◎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 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 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 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 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 姓。 英文翻译 time, season; era, age, |
上一个:嘻笑怒駡
下一个: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