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柘
词语 | 檀柘 |
---|---|
拼音 | tán zhè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檀树与柘树。二木质地坚韧,皆为良材,可做弓干。解释二: (一)、檀树与柘树。二木质地坚韧,皆为良材,可做弓干。 《管子·山国轨》:“有竹箭檀柘之壤。”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今 仲由 、 冉求 ,无檀柘之材, 隋 和 之璞。” 解释三: 檀柘是汉语词汇,拼音tán zhè,出自管子·山国轨。 【檀】字解释: 檀tán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姓。 笔画数:1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4125251125111 【柘】字解释: 柘zhè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柘黄。柘蚕。柘丝。 古同“蔗”,甘蔗。 笔画数:9;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3251 |
上一个:暗流汹涌
下一个:纳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