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本
词语 | 红本 |
---|---|
拼音 | hóng bě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明 代宦官 刘瑾 专权时,奏章都为两份;先具红揭送 刘瑾,名红本;然后送交通政司,名白本。《明史·宦官传一·刘瑾》:“章奏先具红揭投 瑾,号红本,然后上通政司,号白本,皆称 刘太监 而不名。”(二)、清 制,凡内外进呈的本章,经皇帝裁定后由内阁用朱笔批发,称红本。见《清会典·事例十四·内阁职掌》。清 龚自珍《上海张青琱文集序》:“嘉庆 二十一年,治河方略馆内阁,借 顺治 朝及 康熙 初红本备考核,馆不戒於火,红本燬,嗣是内阁求 顺治 典故难。”清 昭槤《啸亭续录·批本处》:“凡本章,大学士票拟上,经上批览毕,即交该处用 清 字批示,然后交付内阁学士,恭録圣旨发抄……俗谓之‘红本’云。” 解释二: (一)、 明 代宦官 刘瑾 专权时,奏章都为两份;先具红揭送 刘瑾 ,名红本;然后送交通政司,名白本。 《明史·宦官传一·刘瑾》:“章奏先具红揭投 瑾 ,号红本,然后上通政司,号白本,皆称 刘太监 而不名。” (二)、 清 制,凡内外进呈的本章,经皇帝裁定后由内阁用朱笔批发,称红本。见《清会典·事例十四·内阁职掌》。 清 龚自珍 《上海张青琱文集序》:“ 嘉庆 二十一年,治河方略馆内阁,借 顺治 朝及 康熙 初红本备考核,馆不戒於火,红本燬,嗣是内阁求 顺治 典故难。”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批本处》:“凡本章,大学士票拟上,经上批览毕,即交该处用 清 字批示,然后交付内阁学士,恭録圣旨发抄……俗谓之‘红本’云。” 【红】字解释: ● 红(紅)hóng ㄏㄨㄥˊ◎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红(紅)gōng ㄍㄨㄥˉ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反义词 白 英文翻译 red, 【本】字解释: 本běn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原来:本来。本领。 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原末标 笔画数:5;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 |
上一个:颠播
下一个: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