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
词语 | 叉手 |
---|---|
拼音 | chā shǒu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种礼节。两手交叉齐胸,俯首到手,犹如后世之作揖。又作抄手。解释二: (一)、两手在胸前相交,表示恭敬。 《孔丛子·论势》:“游説之士挟强 秦 以为资,卖其国以收利,叉手服从,曾不能制。”《后汉书·马援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我这里万福先生!”《水浒传》第四四回:“那大汉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解救了小人之祸。’” (二)、抄手。两手交笼于袖内。 《三国志·魏志·赵俨传》“徵为驃骑将军,迁司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儼 叉手上车,发到 霸上 ,忘持其常所服药。” 宋 苏轼 《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复次韵答之》:“文如翻水成,赋作叉手速。”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赠彦深》诗:“抠衣无几何,叉手一韵成。” (三)、佛教的一种敬礼方式。两掌对合于胸前。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思布髮以奉迎,愿叉手而作礼。” 宋 陈师道 《寄滕县李奉议》诗:“曲躬叉手前致言,畜眼未见耳不闻。”《西游记》第五九回:“ 行者 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 (四)、张开两手成叉形。 《红楼梦》第二一回:“ 黛玉 赶到门前,被 寳玉 叉手在门框上拦住。” 【叉】字解释: 叉chā 交错:叉腰。 一头分歧便于扎取的器具:叉子。 叉 chá 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一辆车叉在路口。 叉 chǎ 分开张开:叉开两腿。 笔画数:3; 部首:又; 笔顺编号:544 【手】字解释: 手shǒu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拿着:人手一册。 亲自动手: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小巧易拿的:手枪。手册。 脚足 笔画数:4; 部首:手; 笔顺编号:3112 |
上一个:自行车
下一个:诃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