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笞
词语 | 髡笞 |
---|---|
拼音 | kūn ch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髠笞”。古代刑罚。剃去须发,鞭打身体。解释二: (一)、亦作“髠笞”。古代刑罚。剃去须发,鞭打身体。 《后汉书·史弼传》:“詔书前后切却州郡,髡笞掾史。”《魏书·刘昶传》:“ 灵太后 召 清河王 懌 决其事,二家女髠笞付宫,兄弟皆坐鞭刑,徙配 敦煌 为兵。” 解释三: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留校经典作品:色彩卷(1953-2009)》精选了1953年到2009年间,附中学生留校作业的色彩经典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附中的专业水平。 【髡】字解释: 髡kūn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髡首(剃去头发,光头)。髡钳(剃去头发,并用铁圈束颈)。 古代指和尚。 古代称修剪树枝。 笔画数:13; 部首:髟; 笔顺编号:1211154333135 【笞】字解释: 笞chī 用鞭杖或竹板打:鞭笞。 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笞刑。 笔画数:11;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54251 |
上一个:野游
下一个:遇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