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揖
词语 | 公揖 |
---|---|
拼音 | gōng y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向众人所行的作揖礼。解释二: (一)、向众人所行的作揖礼。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五:“ 徐士秀 毕竟是聪明人,此时便也明白各位所争何事,灵机一动,得了个主意,便不慌不忙,闪身出来,向众位作了个公揖。” 解释三: 公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ōng yī,是指向众人所行的作揖礼。 【公】字解释: 公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雄性的:公母。公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姓。 母私婆 笔画数:4; 部首:八; 笔顺编号:3454 【揖】字解释: 揖yī 古代的拱手礼:作(zu?)揖。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揖客。揖别。 笔画数:12;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251122111 |
上一个:诿责
下一个:凋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