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洟
词语 | 涕洟 |
---|---|
拼音 | tì y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眼泪和鼻涕。(二)、涕泪俱下;哭泣。 解释二: (一)、眼泪和鼻涕。 《礼记·檀弓上》:“将军 文子 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弔。主人深衣练冠,待於庙,垂涕洟。” 陆德明 释文:“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汉 马融 《长笛赋》:“僬眇睢维,涕洟流漫。” 唐 孟郊 《秋怀》诗:“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 秋罗 导女潜出,相持呜咽,各有涕洟。” 章炳麟 《訄书·商鞅》:“而世之仁人流涕洟以忧天下者,猥以法家与刀笔吏同类而丑娸之。” (二)、涕泪俱下;哭泣。 《易·萃》:“齎咨涕洟,无咎。” 高亨 注:“咨借为资……齎资涕洟,弔他人之丧之象也。” 唐 陆龟蒙 《田舍赋》:“今则阳亢而骄,苗渴而萎,十穗百粒,穫夫涕洟。” 宋 王安石 《祭周几道文》:“孰知君子,赴我称孤?发封涕洟,举屋惊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香玉》:“﹝ 黄生 ﹞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 解释三: 涕洟,tì yí,眼泪和鼻涕的意思。 【涕】字解释: 涕 tì ㄊㄧˋ◎ 眼泪:痛哭流涕。感激涕零。涕泣。 ◎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鼻涕。涕泪(鼻涕和眼泪)。 【洟】字解释: 洟yí 鼻涕:“待于庙,垂涕洟。” 擤鼻涕:“不敢唾洟。” 笔画数:9;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51534 |
上一个:师矩
下一个:不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