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丝
词语 | 柘丝 |
---|---|
拼音 | zhè s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柘蚕丝。解释二: (一)、柘蚕丝。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柘叶饲蚕,丝好,作琴瑟等絃,清鸣响彻,胜於凡丝远矣。”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 荆和 之饰照耀,柘丝之絃激扬。” 【柘】字解释: 柘zhè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柘黄。柘蚕。柘丝。 古同“蔗”,甘蔗。 笔画数:9;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3251 【丝】字解释: 丝(絲) sī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细微,极小:一丝不苟。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丝等于千分之一分):丝毫(喻极少,极小,一点儿)。丝恩发(fā)怨(指极小的恩怨)。 公制长度单位,一米的十万分之一(亦称“忽米”、“道”)。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笔画数:5; 部首:一; 笔顺编号:55551 |
上一个:持辩
下一个: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