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字诗
词语 | 十七字诗 |
---|---|
拼音 | shí qī zì shī |
字数 | 4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祐绍圣间。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龟父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十】字解释: 十shí ㄕˊ ◎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 表示多、久:~室九空。 ◎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中译英:ten 【七】字解释: 七 中译英:seven 【字】字解释: ● 字zì ㄗˋ 【诗】字解释: 诗(詩) shī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笔画数:8;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1124 |
上一个:中利
下一个:金池汤城
相关词语:
九儒十匄三字经体七种生死七彩纷呈十四无记五步格诗五十二众七贵五侯三师七僧二十四节十姓百名复脑文字龙蛇之诗抚字催科十不闲儿罗马数字七宝高车十二时虫八字宫眉志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