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谀
词语 | 道谀 |
---|---|
拼音 | dào y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阿谀奉承。解释二: (一)、阿谀奉承。 《庄子·天地》:“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则不谓之道諛之人也。” 郭庆藩 集释:“道与諂同义。《荀子·不苟篇》‘非諂諛也’,《贾子·先醒篇》‘君好諂諛而恶至言’,《韩诗外传》并作‘道諛’。‘諂’与‘道’声之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诽》:“道諛日进而上不闻其过,此 秦 所以失天下而殞社稷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谀佞》:“ 睿宗 践祚, 怀贞 位极人臣,道諛不悛,以至於败。” 解释三: 道谀拼音是dào yú ,注音是ㄉㄠˋ ㄧㄩˊ 【道】字解释: 道dào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刵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 讲路说谈途叙 笔画数:12; 部首:辶; 笔顺编号:431325111454 【谀】字解释: 谀(諛) yú 谄媚,奉承:谀言。阿(?)谀奉承。谀辞。谀墓(阿谀死人)。 笔画数:10;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1251134 |
上一个:平署
下一个:肉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