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词语 | 书名 |
---|---|
拼音 | shū mí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用于书写的文字。《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兴其农业,劝其蓺事,教其语言,諭其书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举於中央议院。”(二)、写上姓名。《左传·隐公七年》:“滕侯 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唐 张籍《赠赵将军》诗:“会取 安西 将报国,凌烟阁 上大书名。” (三)、擅长书法的名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仲翼 有书名而前辈多以为俗,然亦以配 周越。予尝见其飞白大字数幅,亦甚工,但诚不免俗耳。”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孟 蜀 时,王鍇 字 鱣祥,最著书名……昔有塔,於 乾隆 年间为雷震圯,内贮《法华经》全部,皆 鱣祥 所书。” (四)、字,别名。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姚信 书名 士纬,梁 人。” 解释二: (一)、用于书写的文字。 《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郑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兴其农业,劝其蓺事,教其语言,諭其书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举於中央议院。” (二)、写上姓名。 《左传·隐公七年》:“ 滕侯 卒,不书名,未同盟也。” 唐 张籍 《赠赵将军》诗:“会取 安西 将报国, 凌烟阁 上大书名。” (三)、擅长书法的名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仲翼 有书名而前辈多以为俗,然亦以配 周越 。予尝见其飞白大字数幅,亦甚工,但诚不免俗耳。”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孟 蜀 时, 王鍇 字 鱣祥 ,最著书名……昔有塔,於 乾隆 年间为雷震圯,内贮《法华经》全部,皆 鱣祥 所书。” (四)、字,别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姚信 书名 士纬 , 梁 人。” 解释三: 各类出版物名称,出现在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有时书眉上也会出现(一般在偶数页上)。包括丛书名/系列名、副标题,卷或分册的序号和名称,版次(第一版除外)。 【书】字解释: 书(書)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书。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笔画数:4; 部首:乛; 笔顺编号:5524 【名】字解释: ● 名míng ㄇㄧㄥˊ◎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 占有:不名一文。 ◎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同义词、反义词 实 英文翻译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
上一个:测定
下一个: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