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鬻
词语 | 盗鬻 |
---|---|
拼音 | dào y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犹盗卖。《新唐书·食货志四》:“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盗鬻者论以法。”《宋史·王博文传》:“负海有盐场,岁饥,民多盗鬻,吏捕之輒抵死。” 清 汪琬 《乡饮宾徐府君墓志铭》:“羣从有盗鬻先世义田者,復率众捐橐中金赠以供岁祀。”解释二: (一)、犹盗卖。 《新唐书·食货志四》:“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盗鬻者论以法。”《宋史·王博文传》:“负海有盐场,岁饥,民多盗鬻,吏捕之輒抵死。” 清 汪琬 《乡饮宾徐府君墓志铭》:“羣从有盗鬻先世义田者,復率众捐橐中金赠以供岁祀。” 解释三: 盗鬻,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ào yù,意思是犹盗卖。 【盗】字解释: 盗 dào◎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同义词:匪窃偷 【鬻】字解释: 鬻yù 卖:鬻歌。鬻画。鬻文为生。卖儿鬻女。 〔淫鬻〕水流溪谷之间。 古同“育”,养育。 笔画数:22; 部首:鬲; 笔顺编号:5154312345151251254312 |
上一个:九折坡
下一个:轻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