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取
词语 | 袭取 |
---|---|
拼音 | xí qǔ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出其不意地夺取(多用于武装冲突):袭取敌人的营地。(二)、沿袭地采取:后人袭取这个故事,写成了戏。 解释二: (一)、犹袭夺。 《汉书·周勃传》:“攻 都关 、 定陶 ,袭取 宛朐 ,得 单父 令。” 郭沫若 《黑猫》:“正在 西藏 问题紧急的时候, 重庆 方面更有以武力来袭取 成都 的形势。” (二)、沿袭取用。 清 唐甄 《潜书·宗孟》:“守隅而不能偏,具体而不能充,虽有前言往行,遵而行之,皆为袭取,终非我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今之士大夫……所读者,在 宋 ,非 苏 即 黄 ;在 唐 ,非 韩 则 杜 。此外付之不观,亦知此四家者,岂浅学之人所能袭取哉!” 解释三: 袭取,xí qǔ,意为犹袭夺或沿袭取用,出自《汉书·周勃传》。 【袭】字解释: 袭(襲) xí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朝服”。“山三袭,陟”。 合,和:“齐秦袭”。 笔画数:11; 部首:衣; 笔顺编号:13534413534 【取】字解释: 取qǔ 拿:索取。取书。取款。窃取。 选择: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 采用: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取。取经。取偿。取悦。 消去:取消。取缔。 与予去存弃舍送 笔画数:8; 部首:又; 笔顺编号:12211154 |
上一个:发德
下一个: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