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
词语 | 无疑 |
---|---|
拼音 | wú y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没有疑问:确凿无疑。解释二: (一)、没有疑惧;没有猜疑。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行私者无所冀,则思改其非;立公无所忌,则行之无疑。”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唐 元稹 《雉媒》诗:“信君决无疑,不道君相覆。” 宋 苏轼 《策略四》:“天子与执政之大臣,既已相得而无疑,可以尽其所怀,直己而行道。” (二)、没有疑问。 晋 康法邃 《<譬喻经>序》:“比次首尾,皆令条别,趣使易了,於心无疑。”《百喻经·田夫思王女喻》:“我昨见王女……是以病耳。我若不得,必死无疑。” 金 元好问 《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三:“鹤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亿更无疑。”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 周仆 一听,这无疑是一支重要力量,心中甚为高兴。” 解释三: 无疑,是事物的定性词语(肯定),指毫无疑问,亦指信任、可信。见晋·康法邃 《序》:“比次首尾,皆令条别,趣使易了,於心无疑。” 【无】字解释: 无(無) w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有 笔画数:4; 部首:一; 笔顺编号:1135 【疑】字解释: 疑yí 不信,猜度(du?):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信 疑 nǐ 安定,止息。 古同“拟”,比拟。 信 笔画数:14; 部首:疋; 笔顺编号:35311345452134 |
上一个:词流
下一个: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