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庭
词语 | 趋庭 |
---|---|
拼音 | qū tí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趍庭”。《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 退而学礼。”鲤,孔子 之子 伯鱼。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解释二: (一)、亦作“趍庭”。《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 鲤 , 孔子 之子 伯鱼 。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 唐 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 鲤 对;今晨捧袂,喜託龙门。” 宋 王禹偁 《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 清 顾炎武 《与李霖瞻书》:“趍庭变学,既已引置 庄 岳 之间;挟策读书,亦都从游舞雩之下。” 解释三: 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趋】字解释: 趋(趨) qū 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鹅或蛇伸头咬人。 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趋 (趨) cù 古同“促”,催促;急速。 笔画数:12; 部首:走; 笔顺编号:121213435511 【庭】字解释: 庭tíng 堂阶前的院子:庭院。庭园。庭除(“除”,台阶)。 厅堂:庭宇。庭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庭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庭。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法庭。 古同“廷”,朝廷。 笔画数:9;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312154 |
上一个:再婚
下一个:卧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