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噜
词语 | 胡噜 |
---|---|
拼音 | hú lu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抚摩:他的头碰疼了,你给他胡噜胡噜。(二)、用拂拭的动作把东西除去或归拢在一处:把瓜子皮儿胡噜到簸箕里。把棋子都胡噜到一堆儿。 (三)、应付;办理:事太多,一个人还真胡噜不过来。 【胡】字解释: 胡(⑤鬍) hú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姓。 笔画数:9; 部首:月; 笔顺编号:122513511 【噜】字解释: 噜(嚕) lū 〔噜苏〕义同“啰唆”、“啰嗦”(“ (嚕)苏”读轻声)。 笔画数:15;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352512112511 |
上一个:杏参
下一个:心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