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制
词语 | 外制 |
---|---|
拼音 | wài z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唐 宋 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解释二: (一)、唐 宋 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 唐 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唐 李翱 《卓异记·门生为翰林学士撰座主白麻》:“ 代宗 登极,并领詔誥,每授相除将,不由外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宋史·刘敞传》:“﹝ 刘敞 ﹞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参见“ 内制 ”。 【外】字解释: ● 外wài ㄨㄞˋ◎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关系疏远的:外人。 ◎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反义词 里, 内 ,中 英文翻译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笔画数:5; 部首:夕; 笔顺编号:35424 【制】字解释: 制(製)zhì◎ 规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 限定,约束,管束: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 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诰。 ◎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 造,作: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同义词:造 |
上一个:贤惠
下一个: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