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大全 | 繁体字转换器 | 火星文转换器 | 组词大全 | 造句大全

词语:

匈奴

词语匈奴
拼音xiōng nú
字数2字词语
意思

解释一:

古族名。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曾统一北方草原地区,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后,一部分南下依附汉朝,渐习农耕。十六国中的前赵、北凉、夏的统治者大部分是匈奴族人。

解释二:

(一)、称 胡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战国 时游牧于 燕 、 赵 、 秦 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 战国 时始称 匈奴 和 胡 。 东汉 光武 建武 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二部, 北匈奴 在公元一世纪末为 汉 所败,部分西迁。 南匈奴 附 汉 , 西晋 时曾建立 汉国 和 前赵国 。

解释三: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地区,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西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汉元帝时,于五部呼韩邪和亲。后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有观点认为是谈和),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均留有些记载。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匈】字解释:


xiōng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
古同“胸”。胡”。

笔画数:6;
部首:勹;
笔顺编号:353452

【奴】字解释: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奴。奴隶。奴婢(男女奴仆)。奴颜婢膝。奴性。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奴役。奴使。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
仆主

笔画数:5;
部首:女;
笔顺编号:53154

上一个:放炮

下一个:掠役

相关词语:

麦奴嬖奴奴子奴客奴婢孩奴匈惧奴胎恭奴田奴倭奴奴虏牧奴奴贼斑奴俟奴矮奴庄奴龟奴职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