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官
词语 | 麤官 |
---|---|
拼音 | cū guā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麄官”。古代重文轻武,呼武官为“麤官”。解释二: (一)、亦作“麄官”。古代重文轻武,呼武官为“麤官”。 唐 薛能 《谢刘相寄天柱茶》诗:“麄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麄官:武臣及军官之自谦,或以为讥。” 宋 陆游 《畣王樵秀才书》:“监试,麤官不復择,盖夫人而可为也。甚至法吏流外平日不与清流齿者亦得为之。” 解释三: 麤官亦作“麄官”,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重文轻武,呼武官为“麤官”。 【麤】字解释: 麤cū 同“粗”。 笔画数:33; 部首:鹿; 笔顺编号:413522115354135221153541352211535 【官】字解释: 官guān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姓。 民 笔画数:8;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25151 |
上一个:观潮
下一个:起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