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棺
词语 | 斲棺 |
---|---|
拼音 | zhuó guā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斵棺”。劈开棺材。《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齐 崔杼 、 郑 归生 皆加追戮,陈尸斲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至 高新郑 再起,復嗾言路劾其罪状,籍没其家,且谓当斵棺戮尸。”《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吾夫方死二十餘日,何不斵棺而取之?”解释二: (一)、亦作“斵棺”。劈开棺材。 《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齐 崔杼 、 郑 归生 皆加追戮,陈尸斲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至 高新郑 再起,復嗾言路劾其罪状,籍没其家,且谓当斵棺戮尸。”《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吾夫方死二十餘日,何不斵棺而取之?” 解释三: 斲棺是汉语词汇,读音zhuóguān,出自《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斲】字解释: 斲zhuó 古同“斫”。 笔画数:14; 部首:斤; 笔顺编号:55155151213312 【棺】字解释: 棺guān 装殓死人的器具:棺材。棺木。棺椟。棺椁。盖棺论定。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44525151 |
上一个:自诫
下一个:行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