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诰
词语 | 璧诰 |
---|---|
拼音 | bì gà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刻在璧玉上的诰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威书璧誥,既信其綵;緑鳞丹字,弥验其文。”解释二: (一)、刻在璧玉上的诰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威书璧誥,既信其綵;緑鳞丹字,弥验其文。” 解释三: bì gào ㄅㄧˋ ㄍㄠˋ 璧诰刻在璧玉上的诰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威书璧诰,既信其彩;绿鳞丹字,弥验其文。” 【璧】字解释: 璧bì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笔画数:18; 部首:玉;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11214 【诰】字解释: 诰(誥) gào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笔画数:9;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121251 |
上一个:湛澹
下一个:呼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