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拉
词语 | 扑拉 |
---|---|
拼音 | pū lā,pū la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 pū lā ] 〈拟〉翅膀抖动等的声音。[ pū la ] 〈动〉用手掸或拍打(衣物)。解释二: (一)、象声词。形容拍翅等声音。 《白雪遗音·南词·立春雨水》:“原来是,簷前雀鬭扑拉飞。” 吴组缃 《山洪》一:“他听见门外一群野孩子似的吵闹着的麻雀扑拉一下全都飞逃了。” 王愿坚 《小游击队员》:“子弹‘嗖嗖’地从我身边擦过,打得树叶子扑拉扑拉直往下掉。” 【扑】字解释: 扑(撲) pū 轻打,拍:扑粉。扑蝇。扑打。 击拂的用具:粉扑。 冲:扑灭。扑救。 相搏击:相扑。扑跌。 跌倒:扑地。 伏:扑在桌上看书。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笔画数:5;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24 【拉】字解释: ● 拉lā ㄌㄚˉ◎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 用车载运:拉货。 ◎ 使延长:拉延。拉伸。 ◎ 排泄粪便:拉屎。 ◎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 摧折:摧枯拉朽。 ◎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 抚养子女:拉扯。 ◎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 拉lá ㄌㄚˊ ◎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 闲谈:拉话。拉家常。 近义词:推 笔顺编号:12141431 |
上一个:马牀
下一个:脊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