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词语 | 列子 |
---|---|
拼音 | liè z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相传战国时期道家。名御寇,一作圄寇、圉寇,郑国人。《庄子》一书载有关于他的许多传说。(二)、书名。道家的经典之一。相传为列御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已亡佚。今本《列子》,一般认为是晋人的作品,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唐时《列子》被尊为《冲虚真经》。 解释二: (一)、即 列御寇 ,相传为 先秦 早期道家。 (二)、指众士子。 《金瓶梅词话》第九七回:“风吹列子归何处?夜夜嬋娟在柳梢。” (三)、方言。军队行进的行列。 沙汀 《记贺龙》三三:“接着我就挤进列子,跟队伍出发了。” 叶紫 《行军散记》一:“我们中间,有两个,他们不由分说地跳出列子,将枪扔给了要好的同伴们。” 解释三: 列子,是汉语词汇,出自《列子》,解释为 即战国时郑人列御寇。 【列】字解释: 列liè 排成一行:罗列。行(háng )列。队列。列岛。 名,众:列位。列强。列传(zhu刵 )。 摆出:列举。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列席。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车。 类:不在此列。 姓。 古同“烈”,强烈,猛然。 古同“裂”,分裂。 笔画数:6; 部首:刂; 笔顺编号:135422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丕革
下一个: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