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褐
词语 | 竖褐 |
---|---|
拼音 | shù hè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解释二: (一)、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夫寒者利裋褐” 唐 司马贞 索隐:“裋,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解释三: 竖褐,读音shù hè,汉语词语,指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竖】字解释: 竖(竪) shù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横 笔画数:9; 部首:立; 笔顺编号:225441431 【褐】字解释: 褐hè 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 黑黄色:褐煤(煤的一种,多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还可以提炼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称“褐炭”)。褐藻(藻类植物的一大类,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富含碘质和胶质,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 笔画数:14; 部首:衤; 笔顺编号:45234251135345 |
上一个:赶图
下一个:宫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