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塾
词语 | 黉塾 |
---|---|
拼音 | hóng sh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学校。解释二: (一)、学校。 沉惟贤 《<万国演义>序》:“即黌塾之师,用以发明事理,啟牖来学,亦於是乎汲汲焉。”引申为在校读书、学习。 梁启超 《译印政治小说序》:“彼夫缀学之子,黌塾之暇,其手《红楼》而口《水滸》,终不可禁。” 解释三: 黉塾是汉语词汇,拼音hóng shú ,出自《序》。 【黉】字解释: 黉(黌) hóng 古代称学校:黉门。黉宇。黉序。黉宫。 笔画数:16; 部首:黄; 笔顺编号:4434512212512134 【塾】字解释: 塾shú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塾师。家塾。私塾。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笔画数:14; 部首:土; 笔顺编号:41251521354121 |
上一个:守虚
下一个: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