壝埒
词语 | 壝埒 |
---|---|
拼音 | wěi liè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 坛、墠之外的矮土围墙。《魏书·礼志一》:“帝亲祀上帝于南郊,以 始祖神元皇帝 配。为坛通四陛,为壝埒三重。”2. 泛指土墙。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封疆》:“画界者,于二封之间又为壝埒,以画界分域也。”解释二: (一)、坛、墠之外的矮土围墙。 《魏书·礼志一》:“帝亲祀上帝于南郊,以 始祖神元皇帝 配。为坛通四陛,为壝埒三重。” (二)、泛指土墙。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封疆》:“画界者,于二封之间又为壝埒,以画界分域也。” 【壝】字解释: 壝wéi 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掌设王之社壝。” 笔画数:18;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251212511134454 【埒】字解释: 埒liè 矮墙,场地四周的土围墙。 等同:“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 田塍。 涯际;界限:“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山上的水流。 古度量名。 笔画数:10;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3443124 |
上一个:渡工
下一个: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