氀毼
词语 | 氀毼 |
---|---|
拼音 | lǘ hé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亦作“氀褐”。古代一种较粗的毛织物品。(二)、亦作“氀褐”。明代用以称资性愚陋者。 解释二: (一)、亦作“ 氀褐 ”。古代一种较粗的毛织物品。 《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 李贤 注引《广雅》:“氀毼,罽也。”《百喻经·贼偷锦绣用裹氀褐喻》:“昔有贼人入富家室,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种种财物,为智人所笑。” (二)、亦作“ 氀褐 ”。 明 代用以称资性愚陋者。 明 李翊 《俗呼小录》:“今人谓性劣者为氀毼。氀,音兜。毼,音达。”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巧探》:“只有氀毼的男女们不晓得伤春,难道伶俐人不伤春哩!” 【氀】字解释: 氀lǘ 〔氀毼( diào)〕一种毛织物,如“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氀。” 笔画数:15; 部首:毛; 笔顺编号:251125125313115 【毼】字解释: 毼hé 毯一类的毛织品:“庚午减陕西织造绒毼之半。” 古同“鶡”。 笔画数:13; 部首:毛; 笔顺编号:2511353453115 |
上一个:铅泪
下一个: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