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笠
词语 | 皮笠 |
---|---|
拼音 | pí l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革制的笠形帽。《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是战也,士卒有不致力者。太祖皇帝 阳为督战,以剑斫其皮笠。明日,徧閲其皮笠,有剑跡者数十人,皆斩之。”解释二: (一)、古代革制的笠形帽。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是战也,士卒有不致力者。 太祖皇帝 阳为督战,以剑斫其皮笠。明日,徧閲其皮笠,有剑跡者数十人,皆斩之。” 【皮】字解释: ● 皮pí ㄆㄧˊ◎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 表面:地皮。 ◎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 不老实,淘气:顽皮。 ◎ 指橡胶:胶皮。皮球。 ◎ 姓。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笠】字解释: 笠lì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d弖 )笠。竹笠。草笠。 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笠盖。笠覆。 笔画数:11;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41431 |
上一个:廉察
下一个: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