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子
词语 | 哨子 |
---|---|
拼音 | shào z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用金属或塑料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多在集合人员、操练或体育运动时使用。解释二: (一)、口哨。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 杨衙内 做怕打哨子下。”《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挣了两挣,不曾挣得动分毫,便嘴里打了个哨子。” 萧红 《手》:“她还一边铺着床铺,一边嘴里似乎打着哨子。” (二)、用竹、金属或塑料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 萧乾 《往事三瞥》:“哨子一吹,乘客就拿着救生圈到甲板上指定的地点去排队。” 萧红 《桥》:“ 黄良子 拔着洋雀草做起哨子来,给瘦孩子一个,给胖孩子一个。” (三)、骗子,以欺诈为业的游民。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 泰安 神州谎子极多,哨子极广,怎生得一个护臂跟随将我去方可。”《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那个是 刘安住 ?这里哨子每极多,大分是见我每有些家私,假装做 刘安住 来冒认的。”参见“ 哨 ”。 (四)、在军中做侦察工作的人,即探子。 《英烈传》第六七回:“﹝ 徐达 ﹞便着哨子在城外绕转了一遍,看城中无甚动静。” 解释三: 哨子,指一种能吹出尖锐声的器物,用于集合人、操练或体育比赛时发号令。 【哨】字解释: 哨 shào◎ 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哨兵。哨卡(qiǎ ㄑㄧㄚˇ)。哨所。岗哨。放哨。 ◎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 ◎ 一种小笛:哨子。 ◎ 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哨儿。 ◎ 鸟叫。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渔牙
下一个:谷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