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麾
词语 | 黄麾 |
---|---|
拼音 | huáng hu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天子或大臣所乘车舆的装饰品。《东观汉记·班超传》:“建初 八年,称 超 为将兵长使,假鼓吹黄麾。”唐 沉佺期《上之回》诗:“黄麾摇昼日,青幰曳松风。”明 王圻《三才图会·仪制三·黄麾》:“《通典》曰:黄帝 振兵,设五旗五麾,则黄麾製自 有熊 始也。汉 卤簿有前后黄麾。《开元礼义纂》,唐太宗 法 夏后 之前制,取中方之正色,故制大麾色黄。宋 制以絳帛为之如旛,错綵成黄麾篆字,下绣交龙及云日,朱漆竿,金龙首,上垂朱丝,小盖四角垂佩,末有横板作碾玉文,元 制同,今制亦同,宋 但盖用朱丝,黄麾字楷书用金,下二龙涂金为之。”解释二: (一)、古代天子或大臣所乘车舆的装饰品。 《东观汉记·班超传》:“ 建初 八年,称 超 为将兵长使,假鼓吹黄麾。” 唐 沉佺期 《上之回》诗:“黄麾摇昼日,青幰曳松风。” 明 王圻 《三才图会·仪制三·黄麾》:“《通典》曰: 黄帝 振兵,设五旗五麾,则黄麾製自 有熊 始也。 汉 卤簿有前后黄麾。《开元礼义纂》, 唐太宗 法 夏后 之前制,取中方之正色,故制大麾色黄。 宋 制以絳帛为之如旛,错綵成黄麾篆字,下绣交龙及云日,朱漆竿,金龙首,上垂朱丝,小盖四角垂佩,末有横板作碾玉文, 元 制同,今制亦同, 宋 但盖用朱丝,黄麾字楷书用金,下二龙涂金为之。” 解释三: huáng huīㄏㄨㄤˊ ㄏㄨㄟ古代天子或大臣所乘车舆的装饰品。《东观汉记·班超传》:“建初八年,称超为将兵长使,假鼓吹黄麾。” 唐 沈佺期 《上之回》诗:“黄麾摇昼日,青幰曳松风。” 明 王圻 《三才图会·仪制三·黄麾》:“《通典》曰:黄帝振兵,设五旗五麾,则黄麾制自有熊始也。汉卤簿有前后黄麾。《开元礼义纂》,唐太宗法夏后之前制,取中方之正色,故制大麾色黄。宋制以绛帛为之如旛,错彩成黄麾篆字,下绣交龙及云日,朱漆竿,金龙首,上垂朱丝,小盖四角垂佩,末有横板作碾玉文,元制同,今制亦同,宋但盖用朱丝,黄麾字楷书用金,下二龙涂金为之。” 【黄】字解释: 黄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姓。 笔画数:11; 部首:黄; 笔顺编号:12212512134 【麾】字解释: 麾huī 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麾下。 指挥:麾军前进。 笔画数:15; 部首:麻; 笔顺编号:413123412343115 |
上一个:评论员
下一个:残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