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颣
词语 | 芜颣 |
---|---|
拼音 | wú lè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芜杂而有疵病。 唐 黄滔 《唐昭宗实录》:“﹝ 崔礪 等四人﹞诗赋最下,不及格式,芜纇颇甚。” 宋 曾巩 《和邵资政》:“樊笼偶得沧州趣,芜纇难醻《白雪》辞。” 明 宋濂 《<汪右丞诗集>序》:“﹝ 濂 ﹞故窃序其作者之意於篇首,芜纇之词要不足为公诗之重轻也。”解释二: (一)、芜杂而有疵病。 唐 黄滔 《唐昭宗实录》:“﹝ 崔礪 等四人﹞诗赋最下,不及格式,芜纇颇甚。” 宋 曾巩 《和邵资政》:“樊笼偶得沧州趣,芜纇难醻《白雪》辞。” 明 宋濂 《<汪右丞诗集>序》:“﹝ 濂 ﹞故窃序其作者之意於篇首,芜纇之词要不足为公诗之重轻也。” 解释三: 芜颣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ú lèi ,出自唐黄滔《唐昭宗实录》。 【芜】字解释: 芜(蕪) wú 草长得杂乱:荒芜。芜城(田地荒芜长满乱草的旧城)。 乱草丛生的地方:平芜。 喻杂乱(多指文辞):芜杂(杂乱,没有条理)。芜词。芜劣(杂乱拙劣)。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135 【颣】字解释: 颣(纇) lèi 丝上的结。 缺点;毛病:“明月之珠,不能无颣。” 疙瘩;颗粒。 花苞:“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颣柳染梢。” 不平。 笔画数:18; 部首:页; 笔顺编号:431234554234132534 |
上一个:搆争
下一个:乌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