庂慝
词语 | 庂慝 |
---|---|
拼音 | zè tè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朔日月见于东方之象。《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朔而月见东方谓之庂慝。”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庂慝者,行迟在日后,当没而更见。” 王先谦 补注:“ 钱大昕 曰:《周礼》疏引《尚书》‘五行’《传》作‘侧匿’。匿,正字;慝,借字。亦作‘缩朒’。”庂,一本作“ 仄 ”。解释二: (一)、朔日月见于东方之象。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朔而月见东方谓之庂慝。”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庂慝者,行迟在日后,当没而更见。” 王先谦 补注:“ 钱大昕 曰:《周礼》疏引《尚书》‘五行’《传》作‘侧匿’。匿,正字;慝,借字。亦作‘缩朒’。”庂,一本作“ 仄 ”。 【庂】字解释: 庂zè 古同“仄”。 笔画数:5;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34 【慝】字解释: 慝tè 奸邪,邪恶:隐慝(人家不知道的罪恶)。 阴气。 灾害:“以伏蛊慝”。 笔画数:14; 部首:心; 笔顺编号:11221325154544 |
上一个:傲物
下一个:眊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