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民
词语 | 附民 |
---|---|
拼音 | fù mí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使百姓亲附。解释二: (一)、使百姓亲附。 《荀子·议兵》:“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焉。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附】字解释: 附fù 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 同意,赞同:随声附和。附议。 捎带:“一男附书至”。 靠近:附近。附耳低言。 依从: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笔画数:7;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32124 【民】字解释: 民mín ㄇㄧㄣˊ◎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 同“苠”。 反义词:官 笔顺编号:51515 |
上一个:雪见羞
下一个: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