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剌
词语 | 忽剌 |
---|---|
拼音 | hū là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亦作“忽拉”、“忽啦”。象声词。(二)、用作词尾,无义。 解释二: (一)、亦作“ 忽拉 ”、“ 忽啦 ”。象声词。 《全元散曲·醉花阴·怨恨》:“黑漫漫相思海,忽剌的更渰。”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二折:“霎时间连真草,忽剌的雨飞云落。” 高玉宝 《高玉宝》第七章:“大伙儿忽拉一下都挤进了 周 家大院,替 玉宝 讲理。” 左世才 《战场上的辩论》:“后面的猛然一惊,忽啦散开了。” (二)、用作词尾,无义。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住的是灰不答的茅团,舖的是乾忽剌的苇蓆。” 解释三: shàn qì ㄕㄢˋ ㄑㄧˋ缮葺(缮葺) 亦作“ 缮缉 ”。 谓修理房屋、墙垣等。《旧唐书·良吏传下·姜师度》:“六年,以 蒲州 为 河中府 ,拜 师度 为 河中 尹,令其缮缉府寺。”《宋史·李寿朋传》:“ 寿朋 以席为屋,督吏寀缮葺,未数月,复其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往岁零雨,屋舍倾圮,佐领无力缮葺,老朽无容身处。” 【忽】字解释: 忽hū 粗心,不注意:忽视。疏忽。忽略。玩忽职守。 迅速,突然:忽而。忽然。忽地。忽高忽低。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忽微(极言细微)。微忽其微。 笔画数:8; 部首:心; 笔顺编号:35334544 【剌】字解释: 剌là 违背常情、事理:乖剌。剌谬。剌戾。 剌 lá 同“拉2”①。 笔画数:9; 部首:刂; 笔顺编号:125123422 |
上一个:可怜许
下一个:封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