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词语 | 目的 |
---|---|
拼音 | mù d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地。目的是想探索问题的由来。解释二: (一)、所追求的目标;想达到的境地。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惟其政治之目的,则以压制暴威为大戒。” 曹禺 《雷雨》第四幕:“我知道你是有目的而来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三:“十二时半到达目的地点,睡于北土塘的一座极简陋的小学校里。” 巴金 《寒夜》七:“他无目的地走过三条街,差一点被一辆飞跑下坡的人力车撞到。” 解释三: 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 【目】字解释: 目mù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ū)(亦指箭靶的中心)。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标题:目录。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孔眼:网目。 指为首的人:头目。 纲 笔画数:5; 部首:目; 笔顺编号:25111 【的】字解释: 的dí 真实,实在:的确。的当(dàng )。的情。的真。的证。 的 dì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的。有的放矢。众矢之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的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的。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的。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的衣服。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的。 副词尾,同“地2”。 笔画数:8; 部首:白; 笔顺编号:32511354 |
上一个:推广
下一个:寿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