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
词语 | 炮火 |
---|---|
拼音 | pào huǒ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战场上发射的炮弹与炮弹爆炸后发出的火焰:炮火连天。解释二: (一)、枪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严缉私贩》:“更有大伙盐徒,南方撑驾大船,北地多驴驮负,弓刀炮火,白昼公行,庄邨任其经过,捕壮不敢稽拦。” (二)、指战场上发射的炮弹与炮弹爆炸后发出的火焰。 田汉 《义勇军进行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毛泽东 《念奴娇·鸟儿问答》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三)、亦作“礮火”。发射的炮弹或炮弹爆炸后产生的火焰。 《花月痕》第五十回:“此数日 果斋 正与 闓阳 约定,两边不用礮火,不用队伍,只单骑对战,输的退兵。” 孙中山 《二次护法宣言》:“不图六月十六日护法首都,突遭兵变,政府毁于礮火,国会遂以流离。” 魏巍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是他们的砲火不行吗?不是。他们的砲火确实凶恶得很。” 【炮】字解释: 炮páo 烧:炮炙。炮烙(lu?)。炮制。 炮 bāo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炮 pào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弹。 爆竹:鞭炮。花炮。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 笔画数:9;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35515 【火】字解释: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 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 发怒,怒气:~暴。~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 形容红色的:~红。~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
上一个:匪巢
下一个: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