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子
词语 | 泥子 |
---|---|
拼音 | nì z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油漆木器或铁器时为了使表面平整而涂抹的泥状物,通常用桐油、石膏、松香等制成。也作腻子。解释二: (一)、古地名。古址即今 广东 番禺 西南之 紫坭 。 宋 苏轼 《赠郑清叟秀才》诗:“风涛战 扶胥 ,海贼横 泥子 。” 王文诰 辑注:“去县( 顺德县 )数十里地,曰 紫泥 ,与 番禺 石壁 接壤……是 紫泥 当作 子泥 ,即古之 泥子 。” (二)、涂抹在木器或其他器皿的缝隙中使之表面平整的泥状物。通常用桐油加绿豆面或熟石膏制成。也用来镶玻璃。 【泥】字解释: 泥ní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泥 nì ㄋㄧˋ 涂抹:泥墙。泥缝儿(fèngr )。 固执,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笔画数:8;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1335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新衔
下一个:湛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