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价
词语 | 比价 |
---|---|
拼音 | bǐ jià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发包工程、器材或变卖产业、货物时,比较承包人或买主用书面形式提出的价格:比价单。(二)、不同商品的价格比率或不同货币兑换的比率,如棉粮比价、外汇比价。 解释二: (一)、等价。 唐 畅璀 《良玉比君子赋》:“积千金而比价,掩十城以腾光。” (二)、引申为比匹。 唐 沉东美 《荐贤能判》:“ 文举 之昇一鶚, 陶洪 之披二龙,曷足思齐,寧将比价?” (三)、在商品和商品、货币与货币之间存在的一种价格比例关系。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在 崇祯 年间,黄钱和皮钱在市面的实际的比价相差很远,例如当黄钱七十文值银子一钱时,皮钱一百文才值银子一钱。” 【比】字解释: 比bǐ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赛。比附。对比。评比。 能够相匹:今非昔比。无与伦比。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比二。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比例。比值。 譬喻,摹拟:比如。比方。比兴(xì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 靠近,挨着: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 和,亲:比顺。 及,等到:比及。 笔画数:4; 部首:比; 笔顺编号:1535 【价】字解释: 价(價) jià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款。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指“原子价”。 价 jiè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价 (價) jie 方言,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 笔画数:6;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3432 |
上一个:癞子
下一个: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