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
词语 | 京洛 |
---|---|
拼音 | jīng luò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解释二: (一)、亦作“ 京雒 ”。 洛阳 的别称。因 东周 、 东汉 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徒习 秦 阿房 之造天,而不知 京洛 之有制也。” (二)、泛指国都。 唐 张说 《应制奉和》诗:“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 京洛 少光辉。” 清 方文 《送王涓来应试北上寄陈吏部》诗:“ 京雒 故人如借问,勿言 江 汉 有垂纶。”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之一:“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解释三: 京洛本为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十三代都会,后代多有沿用。后世则用“京洛”泛指国都,如东晋南北朝指建康(今南京),清朝指北京。 【京】字解释: 京jīng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大。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 姓。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ɑeijing 笔画数:8; 部首:亠; 笔顺编号:41251234 【洛】字解释: 洛luò 〔洛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洛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笔画数:9;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54251 |
上一个:驽骖
下一个:道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