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燧
词语 | 火燧 |
---|---|
拼音 | huǒ su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引火之物。《左传·定公四年》“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晋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南史·王琳传》:“琳 兵放火燧以掷 瑱 船者,皆反烧其船。”(二)、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唐 朱湾《平陵寓居再逢寒食》诗:“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参见“改火”。 解释二: (一)、引火之物。 《左传·定公四年》“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 晋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南史·王琳传》:“ 琳 兵放火燧以掷 瑱 船者,皆反烧其船。” (二)、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 唐 朱湾 《平陵寓居再逢寒食》诗:“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参见“ 改火 ”。 解释三: 火燧,拼音为huǒ suì,意思是引火之物;古有钻燧改火之俗。 【火】字解释: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 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 发怒,怒气:~暴。~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 形容红色的:~红。~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燧】字解释: 燧suì 上古取火的器具:燧石。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古代告警的烽火:烽燧。 笔画数:16;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431353334454 |
上一个:頽息
下一个:缃轴